新增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4-06-08 浏览次数:

地理信息学院简介

地理信息学院聚焦智能化时空大数据,面向时空信息与自动驾驶、空天遥感与智慧城市、无人机与低空经济等战略新产业,依托计算机软件工程、控制、通信等信息大类学科,交叉融合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和地质科学等学科,与陈军院士领衔的浙江莫干山地理信息实验室、房建成院士领衔的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高翔院士领衔的浙江省白马湖验室等共同建设理信息交叉学科,发展时空计算、智慧遥感、智能感知、时空大数据等四个交叉学科方向,探索“强基固本、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地理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变革的高端人才,打造未来时空信息科学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基地,为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落地浙江的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影响力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类的新工科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为我校新增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2024年在浙江、湖南、广东三个省份招收35名学生。


#培养目标#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面向数字中国建设对空间信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数字行业/区域/城市、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学生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与空间信息基础,具备人工智能、空间大数据、时空信息的复合知识结构,掌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具备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时空大数据智能分析、空间信息软硬件研发等专业能力,能够在无人机、卫星遥感、航空航天、测绘、电力、国土、城市规划、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环保、应急等领域从事研究、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并能够独立胜任具有空间信息行业特色的科学研究工作和工程技术工作

#学科前景#

地理信息产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新兴产业。2023年11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7787亿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学校所在的杭州信息产业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聚集了阿里、网易、海康等龙头互联网企业,对地理信息人才有广泛的需求。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已聚集了国内外430多家地理信息企业,落地建设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专业以地信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化“省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联合培养和人才队伍共享机制,集聚资源、汇聚人才,推动专业高质量建设。

 图片1.png

 

#主干课程#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C、C++、JAVA)、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空间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地球科学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原理与方法、卫星导航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处理与空间分析、遥感影像处理与地学分析、空间信息工程等。

 

选择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的4大理由

1.高起点强基固本的技术大创新

本学科面向地理信息产业未来发展需要,依托浙江工业大学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培养平台,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引领,发展全新的时空信息和数字技术基础科学与知识,实施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指导学生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上,大力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发展。

2.高质量融合贯通的学科大交叉

交叉学科正引领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本学科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深度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为牵引的时空计算、智慧遥感、智能感知和时空大数据等未来技术领域,培养以学科交叉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高水平共建共享的科教大融汇

本学科与房建成院士的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陈军院士的莫干山地信实验室、高翔院士的白马湖实验室开展科教协同共建,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以科学前沿探索与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牵引教学,推行课堂教育与实验室实景教学相结合、项目研发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能力。

4.高精尖产业支撑的产融合

学院以打造地理信息产业人才基地为目标,与国内外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引企入教产教融合,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重大需求、企业发展重大行业问题以及国际时空信息科技发展前沿为牵引,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和能够解决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紧缺型人才

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