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教授话专业---车辆工程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6-08 浏览次数: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专业导游:王秋成 教授

Q1: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范围包括了汽车、机车(火车)、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所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该专业不但要涉及力学、机械、材料、交通等传统领域,而且包括电子技术、控制工程、信息技术、测试及计量等新领域, ,当前以及进一步将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 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一门涵盖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性学科。

Q2:本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着重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汽车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智能交通与智能汽车等领域开展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从事车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和控制、使用和维修、相关检测装置和仪器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Q3:主要课程有哪些?

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大一、二年级机械大类不同专业的多数课程基本类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CAD/CAM技术等,而进入大三、四年级后,车辆工程专业主要进行汽车相关课程的学习与工程实践,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学、整车开发与项目管理、汽车电子与控制、智能汽车与交通系统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

车辆工程是一门讲究细节、追求精确的专业,要想精通,就得将工程数学、车辆系统动力学、车辆振动噪声分析及控制、车辆电子技术、车体结构设计与计算、车辆动力传递系统控制与优化、车辆可靠性与安全性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主干课程学精。有些课程看似深奥,其实都是与现实中车辆的相关性能紧密相连的,学习时配以真实的图片、视频资料,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Q4: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车辆工程专业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及坚实工科背景,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汽车工程师。

车辆工程专业最需要的特质是你对汽车的兴趣,爱动脑筋,喜欢挑战自我,敢于创新。现代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各种性格特质(研究型、技术型、事务型、社会型、艺术型、经营型等)考生均可在汽车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潜质与特长。

Q5: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

2010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雄踞全球第一,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十·五”期间,面临130万汽车人才缺口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汽车运用与营销等汽车专业人才,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高端研发与管理人才。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长三角环杭州湾的整车制造商以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就业,历年就业率和就业起点工资都处于工科类专业前列,2022年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就业率为100%,升学率(含出国出境)为30%。

我校毕业生童志远先生(曾任北京奔驰-戴克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沃尔沃中国CEO)就是这类人才的典型代表。

Q6: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汽车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物质发明之一,150年来的汽车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梦想的历史、技术创新的历史。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研制出第一台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1886年被誉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后的130多年来,汽车大大地缩短了空间距离,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效率观念,而且这种改变将随着汽车性能的不断完善而继续深化。

围绕汽车“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密结合,形成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发展方向,诞生了智能交通、无人驾驶等新技术,这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还将极大地改变人类文明。

Q7: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车辆工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老牌长线专业相比,后者全国有500多所工科院校开设,且很多高校已经开设50年以上,故社会上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存量非常饱和,若毕业生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在就业时易处于不利地位

而我国开设车辆工程的本科院校仅180多所左右,大多数高校刚刚在近10年才开设,社会上车辆工程毕业生持续保持一种供不应求的热门态势。近几年根据百度等网站统计,我们学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处于A类,在全180多所高校中位列21位左右。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隶属于浙江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拥有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建有新能源汽车实验室、智能交通实验室和大学生FSAE赛车创新实验室等,可为学生提供新能源汽车研发、汽车电子与控制、智能交通和FSAE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作等科研条件。我校车辆学科积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等有关高校,以及宝马汽车、吉利汽车、青年汽车等整车制造商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