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翼(副教授、中外合作系主任)
郝鹏翼,2013年博士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现为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系主任。
主持及参与国自然联合重点、面上、青年、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已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已指导二十多名研究生,均就业于IT相关行业;已指导十多名本科生发表多篇SCI论文和CCF推荐国际会议论文,并授权多项发明专利;已指导三十多名本科生获得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已指导多名本科生获得多项国际互联网+大赛、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奖项。
Q1:什么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运用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学科。它涵盖了从软件需求、设计、编码到测试、维护的完整生命周期。软件工程既包含技术,也涉及管理,其核心目标是高效、可靠地交付软件产品,并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法,确保软件的可持续发展。
Q2:软件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软件工程师主要负责设计、开发和优化软件系统。他们的工作通常包括分析用户需求、设计软件架构、编写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以及维护和更新软件产品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性能。此外,软件工程师还可能参与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技术研究,以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Q3: 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前景如何?
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前景相当广阔。目前无论是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前沿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工程师都扮演者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软件工程师在这些领域有更多发展机会,薪资待遇也相对优厚,而且他们不仅能走技术路线成为专家,还能转向管理岗位或选择创业,工作环境良好且稳定性高,岗位需求持续存在。
Q4: 软件工程对您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吗?
软件工程可能是你的理想选择,如果你对以下至少一个领域感兴趣:
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深造
Q5:软件工程学士学位的设立目的是什么?
(1)传授知识与理解:致力于为学生奠定坚实的软件工程及通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使其全面、深入地掌握相关知识与原理。
(2)培育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现有应用工具和技术,具备软件设计与开发实操能力,为学生积累丰富的软件开发实战经验,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化方法独立进行软件开发与评估的能力,使其能够高效地开展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
(3)强化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助力学生能够持续自我提升与成长,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需求。
(4)铺就发展之路: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筑牢根基,无论其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还是投身职场进行持续的专业成长,都能提供有力支撑。
Q6:这个专业有哪些课程?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开设了体系严谨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其中十二门核心课程由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BTH)的专业教师来浙江工业大学全英文授课,不仅提供了BTH优质的软件工程资源,而且为学生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英语语境,浸润式地提升学生的英文能力。
该专业还开设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跨专业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来支持同学们的专业发展。同时,该专业开设了一系列具有拓展性的实践类课程,重在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还有前沿专题讲座,旨在为同学们讲解软件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前沿研究,拓展同学们的视野,而行业精英授课,重在让同学们了解企业中的软件开发和管理,让同学们可以学以致用。
总之,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其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的国际化人才。
Q7: 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特质?
报考该专业的学生需对软件工程有浓厚兴趣,并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阅读及写作能力,以适应全英文及双语教学课程。
Q8:这个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
本专业毕业生凭借专业优势,就业率与出国深造率在全校专业中名列前茅,其中毕业生在杭州IT行业就业比例高,且行业认可度高。另外,有不少毕业生选择赴海外名校继续深造。
Q9: 这个专业有哪些培养优势?
本专业提供灵活的培养模式,学生可选择四年在浙江工业大学完成学业,获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本科学位证书。或选择3+1+1模式,即在浙江工业大学学习三年,成绩合格且英语达标后,可申请前往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完成第四年本科及一年硕士课程,最终获浙江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本科学位证书,及瑞典布莱京厄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位和研究生毕业证书。该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及深造机会,毕业生在就业及进一步深造方面具备显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