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教授话专业---城乡规划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6-08 浏览次数:

专业导游:周骏城乡规划系主任副教授

 

1、专业研究对象是什么?

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涵盖区域、城市、镇村等国土空间范围,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为根本任务,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综合统筹各项城乡建设,促进城乡土地科学利用,创建有序宜人的生活空间环境。

 

2、本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

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目前设有可持续城镇化与区域规划、美丽村镇规划与设计、数字城乡规划、城乡更新与遗产保护 4 个研究方向,其中美丽村镇规划与设计为特色方向,数字城乡规划为新兴方向。本专业拥有省级十大未来文科实验室 —— 未来乡村研究实验室,以及数字国土空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等技术,全面支撑四个研究方向。

 

3、主要课程有哪些?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更新与设计、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乡村规划与设计、乡建实践、道路与交通规划、城乡空间调查方法等;技术类课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测绘、大数据可视化、GIS 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智慧城市理论与应用等;管理类课程设城市开发与运营、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体系融合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人文社科、数智技术等模块,构建起厚基础、宽视野、强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

 

4、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城乡规划专业培养“通晓人文社科知识,精于城乡规划设计”的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兼具广泛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储备、扎实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理论与新型技术能力,并具备处理城乡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产复杂关系的思维、实践及创新能力。学生需同时掌握敏锐的问题洞察分析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放的思维理念与新型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其中理论、实践、技术三者融会贯通是专业学习的核心。

 

5、本专业毕业去向如何?

本专业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城乡建设发展需求的卓越规划师和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局、建设局、土管局等公务员、事业编制岗位)、国有企业(国资公司、房产企业、投资机构)、规划编制单位(各级城乡规划设计院)、教科机构(省市咨询中心、大专院校)、技术服务企业(智慧城市、GIS工程、数据分析、城乡运营、行业咨询)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咨询、城乡运营、技术开发等工作。近年来,毕业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及研究生比例较高,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近 100%,升学率保持在40%左右。

 

6、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中国城镇化被国际观察家视为影响 21 世纪世界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之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与美丽中国建设,为规划师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也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城乡规划师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创建安全健康舒适的城乡空间环境与公正社会环境的重任,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城乡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

 

7、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基础扎实,就业率与深造率双高,就业层次优良;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一流专业、教育部综合性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十大文科实验室,以及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会员、世界规划院校教育组织常务理事单位等平台,连续四次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本科专业教育评估,其中近两次获评优秀;具备保研资格,保研生全部进入 985211 高校,并与多所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教学及学术交流,办学质量和声誉稳居全国地方高校前列,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8、本专业在校学生专业学习体会

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你的“剧本创作课”——你将用画笔勾勒城市天际线,用大数据破解交通拥堵密码,用VR技术“预览”未来社区。在田野调研中倾听村民对故土的期待,在实验室用3D打印制作梦想中的小镇模型,甚至在元宇宙中搭建 “碳中和城市”。这里有艺术生的创意舞台(手绘、模型制作),也有理科生的科技战场(AI分析、GIS建模)、文科生的人文叙事(调查、研究);能参与乡村振兴让老村焕新,也能投身智慧城市建设与时代接轨。你的每一份设计,都可能让城市少一条“断头路”,让乡村多一片“网红稻田”,让生活多一份恰到好处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