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汤颖
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任
主要研究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可视化。从事专业主任教学管理工作多年,主要讲授课程包括数据挖掘、C++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在教学方面,认真完成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获得校“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荣誉称号。在科研方面,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子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项目、浙江省创新团队项目等十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4篇中科院TOP 1区论文,30余篇SCI检索论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16项发明专利。
2)Q1: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这个专业主要是学习(研究)计算机领域相关知识,尤其是学习如何应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人类社会各种工程实际问题。从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综合培养同学们成为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领域从事从事产品研发、设计、技术应用、运维和现场管理等工作,并在五年内成为能够独立胜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技术岗位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
3)Q2:本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定位于智能系统开发与智能信息处理,涵盖计算机硬软件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和智能信息处理等内容。
4)Q3:主要课程有哪些?
核心课程可以分类为硬件类、软件类、系统类、应用类课程。其中,硬件类,有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主要讲述计算机硬件及相关系统;软件类,有算法与语言类,如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等,主要讲述计算机程序设计所需的语言基础及方法;系统类,有操作系统、Linux系统、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并行计算等,主要讲述不同级别的计算机系统的原理及方法;应用类,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等,主要讲述不同领域进行应用程序开发所需的计算机知识。
5)Q4: 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充满活力、不断演进的前沿学科,要求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基础能力,也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特质。首先,对计算机技术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热爱技术、乐于探索,是驱动学生不断深入理解原理、掌握技能的关键。其次,快速学习与自我迭代的能力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更新迅速,从人工智能到大数据、从系统架构到前端应用,技术浪潮不断涌现,唯有持续学习、灵活适应,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此外,创新思维与实践精神缺一不可。计算机不仅需要解决现实问题的“工程能力”,也需要面向未来的“想象力”。既要敢于突破,又要踏实落实,才能真正将技术转化为价值。总之,兴趣驱动、快速学习、创新思维与务实作风,是本专业学生不断成长、走向卓越的关键特质。
6)Q5: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极为广阔的就业前景。毕业生主要面向IT及相关领域,涵盖互联网企业、软件开发、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多个方向,具备较强的行业适应性与发展潜力。以2024届毕业生为例,共计148人中有141人实现就业或升学,整体落实率达95.27%。其中继续深造79人,占比 53.38%。就业去向包括华为、海康威视、网易、大华、恒生电子、招商银行等知名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和创新型科技公司,深造去向涵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一流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类人才持续供不应求。只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编程能力、系统开发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本专业毕业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具有长期优势和广阔发展空间。
7)Q6: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
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该专业的人才在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与理、工、农、医、文等传统学科深度融合,催生出众多交叉学科与创新应用。例如,医疗图像识别、精准农业系统、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智慧金融分析等,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技术支撑与系统开发能力。另一方面,伴随“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计算机人才正在推动社会各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到大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与智慧城市建设,均体现出本专业人才在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与工程实践方面的关键作用。总之,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正以前沿的技术能力、系统思维和跨界融合力,在推动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变革、服务国家战略和改善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Q7: 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显著的办学优势:
专业建设水平高:本专业于2014年首批通过《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认证,2017年顺利通过第二轮认证,2023年再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复评,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接轨。2019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本专业在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科平台支撑强:依托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计划”与“重点高校建设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本专业形成了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强有力的科研支撑条件。
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紧密对接浙江省数字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受到行业广泛认可。
特色方向凝练清晰: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国际化办学特色、以及计算机智能系统开发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鲜明优势,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